Categories
中文

神舟猎鹰:谁是航天工业的希望

前两天美国的SpaceX实现了第一次私人太空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今天中国的神舟九号将第一位“神女”送上了太空。两个相差不到十天。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航天工业的全盛时期,美苏两国不惜血本投入航天工业,实现许多至今人们还无法超越的成就。但是短暂的辉煌之后,美苏两国的官员和人民都开始质疑:为什么我们要将人送入太空?接踵而至的预算紧缩导致了延续至今的航天工业萎靡阶段,如今的航天产业,基本上属于国家玩具,朝鲜金胖子花了几亿美元放了一个冲天炮,不知道他乐呵了没有。

回想五百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当时人们也在问,为什么我们要去新大陆?多数人的答案很简单:金子。虽然事实上美洲并不盛产金子,但是信息流动的滞后还是让欧洲的许多人相信新大陆里遍地黄金。金子驱动了美洲东岸十三个殖民地的建立,驱动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当最初淘金狂热淡去之后,人们发现美洲土地肥沃,气候远胜欧洲,随着数十代人的拓荒和开发,直至如今,新大陆已经远远超越了旧大陆,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中心。

那么在开拓太空的时代,什么是我们的动力?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找到答案。没有人愿意无休止的向一个无底洞里面砸钱。任何一个事业,只有产出大于投入才可能持续的发展。如何在太空中捞到真金白银是太空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SpaceX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Elon Musk于2002创建了这家太空startup,短短八年的时间,自行研发出来可以将10吨货物送上低轨道的猎鹰火箭,八年总成本不超过八亿美元。虽然目前还没有实现载人航天,但基本上也只是时间问题。SpaceX作为一个美国公司,单次发射成本只有五千四百万美元,甚至低于中国的发射成本,而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超越了中国。随着研发成本队的分摊和工艺的改进,成本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SpaceX的目标是将载人航天的费用降低为50万美元每人,到那时去太空度假不是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呢。

相形之下,我们的神舟系列走的是苏联的老路,靠的是国家投入和民族荣誉,没有任何商业化。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员进入太空,民众敏感度降低,国家投入势必减少,神舟飞船或许那个时候连神舟电脑都不如。
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失去了将人送上太空的能力,但是可以说,在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中,美国已经走在了前面。

美国的优势是完备的市场竞争环境、丰富的技术创新经验以及富于开拓精神的人文环境。三要素的齐备,使得美国的诞生了无数的改变世界的卓越人物,比如:

  • 希拉斯·菲尔德: 创办大西洋电报公司,接通了美国到大西洋第一条电缆,第一次实现了跨越地球的光速通信,
  • 亨利·福特:创办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送入千家万户,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交通方式,
  • 爱迪生:创办通用电气公司。 普及了电灯,直流输电线路,
  • 尼古拉·特斯拉:创办西屋电气公司,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传输技术
  • 肖克莱与八叛逆: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晶体管,开创了电脑工业时代
  • 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谷歌公司,改变了人类搜寻信息的方式

在不久的将来,Elon Musk的他的SpaceX很有可能也出现在这个名单里面。在同时代的人眼中,他们所解决的问题和和我们这个时代去太空周末双人游一样不可思议。正如Elon Musk自己所说,虽然中国是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但是美国优越的创新环境让美国在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普遍存在一种二十年内超越美国的乐观情绪,我只想说,要超越美国,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 只有等到有一天我们的体制也能培育出真正改变世界的卓越人物,我们才能说我们赶上了美国。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