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中文

大话对象

我原先曾经写过一个功能类似的软件,那个时候使用C语言写的,并且Down机现象比较严重, 怎么调都调不好。这回做软设刚好选到了UDP协议设计,我想写TCP协议可能收获更大,所以换了一个题目。另外我这个学期也选了C++程序设计的课,学了一些面向对象编程的知识就像用到实际中来,所以这回在我和另一个组员设计软件框架的过程中,我特意按照OO的思路理清了关系,认真的进行了一次OO式的分析。在不断OO过程之中,我有了许多心得和感悟。

网络上面文件传输的代码很多,远程终端的代码也不少,但是我认真的看了一下他们的代码,虽然软件可用,但是他们代码的结构一般都是十分的凌乱,面向过程的代码看不出过程。面向对象的代码都到处掺杂着过程,看不出对象。

我十分的推崇Donald E. Knuth的观点,编程不仅仅是技术,更加是一门艺术,代码不仅仅编译能过,能够使用了就完事了的,他更要体现出代码作者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思考要deep,分析要clear,这样的代码才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品而流芳千古。

如果说面向过程的分析是一种理性逻辑的思考的话,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则颇有一种哲学家的意味。程序是用来做什么?归根结底就是描述这个世界,只有清晰的描述才能够良好的解决,这是解决任何问题的不二法门。同一个事物,面向过程的描述和面向对象的描述有着天壤之别,前者专注于事,而后者专注于物。譬如对于一个歌舞晚会,习惯面向过程分析的人就会说这是一幕接着一幕,朗诵之后是舞蹈,舞蹈之后歌唱,歌唱之后是收场(呵呵:)), 但是习惯面向对象分析的人则看到的是完全不懂的一幅景象。他们的眼里是一个个明星,所有的动作都被加上的特定的主体,周杰伦唱完了《不能说的秘密》,Michael Jackson又来一个太空舞步。每个明星都有自己拿手的表演和自己鲜明的特点。MJ不可能知道周杰伦的秘密,周杰伦现在也不可能向MJ那样呆在上帝的身旁(对MJ的歌迷来说很不幸,他前两天去世,流下了一个悲剧的传奇)。

我无意评论是面向对象好还是面向过程好,两个各有用武之地,但是面向对象分析的时候确实很过瘾(我承认我是个追星族),不论什么问题,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抽取行为主体,然后进行封装。就譬如这个远程终端的程序,整个过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么这个“你我”首先要分清楚。毫无疑问,至少有两个主体在过程中表现了,首先是Server,然后是Client,但这种程度的抽象显然是不够的(至少它无益于我编程),更进一步抽象的话,你就想象服务器是一个司令,来打一场(提供MATLAB计算能力)的仗,如果你是这个司令的话,会怎么做呢?首先,界面显示肯定要分配一个人(食色性也,谁也逃不掉, 良好的界面总是给人一种耳目一心的感觉), Interface Class就这样诞生了。另外还得有一个后勤部长,所有的计算资源都由他管,资源是有限滴,分配是必须滴,另外用户信息的管理什么的也归他,Server Class就是这样一个后勤部长。另外要有联络兵,负责和客户端进行通信,有几个客户端进行连接就有几个联络兵,专人专事,VIP级的待遇,联络兵在本程序里面就是Server Com Class。每个联络兵还得配个小秘,负责写写抄抄,这就是Calculation Class了。

客户端的分析也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啰嗦了,经过这么一分系,总体的概念就有了,只要实现了每一个类。你就可以在主程序里面挥斥方遒了。所以我喜欢写主程序,颇有点毛主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状态。

其实面向对象不是那么神秘的,只要追过星的人,都是面向对象的高手。文学家,哲学家其实也都是面向对象的高手,只是他们当时还没这个概念而已。“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换成程序员的说法就是

Class 水 { 流(); };

Class 花 { 落(); };

Class 春

{

Public:

去();

Private:

水 水均益;

花 花无缺;

}

Void 春::去()

{

水均益.流();

花无缺.落();

};

这次我谈网络编程比较少,因为网络编程的知识基本上是在写C语言版本中获得的,这里就不细讲了,这次主要就是对OOA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就借课程设计报告的版面抒发了一下我的小感想,希望读者不会烦我的罗里啰嗦。

Categories
中文

人生路漫漫,尚存六十余载,考妣近迟暮,不待子女功成把家还

我突然感觉人的生命好脆弱呀。。。。。。。

我以前一直以为男儿志在四海,任何一种对于亲情的依恋都是一种婆婆妈妈的表现,我总是想我要奋斗、要奋斗、等我功成名就了之后就可以好好的珍惜亲情了。所以我从不向家里打电话,放假了也很少回家。我认为这样我就可以不受家里的束缚,像雄鹰一样高飞。我飞得越高,亲友们就越会为我骄傲。

我也曾经想,等我三十岁事业成功了,我要帮妈妈买最好的手机,带爸爸登上最高的荣誉殿堂,要帮小舅舅把欠款都还完,然后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要一起环球旅行。到世界各地,带她们去看阿尔卑斯的层峦叠嶂,威尼斯的碧波粼粼,南加州的日光海岸,乞力马扎罗的白雪皑皑,我给她们做翻译,给她们讲些只有我知道的各地轶事,让她们都夸我,然后我还是和现在一样嘿嘿的傻笑。

现在,我在思考,这到底是不是对的。今天表弟告诉我,我的大舅舅去世了,我听到这个噩耗时呆了,真像书上描述的那样,满脑子蒙蒙的,然后眼泪无声的就淌了下来,我每一分试图停止哭泣的努力都反而使得伤心的泪水加倍的涌下。他正值壮年,身强力壮,不该呀,不该呀?我一遍遍的问自己。但却没有答案。。。。

我原来听一个成功人士的讲座,演讲人演说到一半突然说道,大家看到我现在这么的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一定很羡慕我吧,但是我告诉大家,我很后悔,如果换到十年前,我一定不会走现在的路,宁可无所作为,我也到尽心孝敬我的父母,善待我的亲友,现在我有能力报答他们了,但是她们都过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呀,说着他落泪了。我当时不是很能理解他,但是我现在有一些明白了。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你不抓住现在去珍惜自己的亲情,只是用“以后加倍补偿”这样的言语来搪塞自己的心灵,有可能下一秒钟你至亲的亲人就不在了。

人生路漫漫,尚存六十余载,考妣近迟暮,不待子女功成把家还。我才十几,一辈子还有很长,但是父母亲已经四五十了,我能豪言让他们等我二十,三十年吗?我的大舅舅才五十多,谁又能够想到,他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呢?珍惜亲情,永远不是等到成功了之后再做的事情,而是立马要去做的事情。

Categories
中文

唐骏“造假门”背后的注意力之争

唐骏最近被“打假斗士”方舟子炮轰学历作假,引起了不少的波澜。我个人相信他虽不算作假,但确有误导读者的嫌疑。但本文要探讨的不是孰是孰非,而是“造假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人能够做成事情主要取决于他能够使用的社会资源。通常的社会资源包括权力、金钱还有他人的注意力。狭义的“成功”人士就是指代哪些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有的人出生之时就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许多的社会资源,而大多数人需要通过自己奋斗获得。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呢?通常大家对前两种社会资源是非常敏感的,一旦有人要夺你之权,抢你之钱,反应可想而知,但是你的注意力却可以轻易的被拿去。所以在三项社会资源中,只有注意力是能够快速积累的。

此外这三种社会资源是可以转化的,权钱的交易已为我们所熟知,但是许多人都未注意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实际上,注意力的价值远超权力和金钱。注意力仍可以细分为两种:”小众注意力“和”大众注意力“。小众注意力是与你息息相关的社会精英们对你的注意,这种注意必须是正面的,比如官场中领导对你的善意的关注意味着升官,职场中上司对你的良好的印象意味着加薪。大众注意力则是与你无直接关系的社会大众对你的普遍看法,虽然单个个体的注意对你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数目众多,累计起来仍会造成相当的影响力,这可以利用”长尾理论“来解释,明星们拥有的社会资源便属于此类。大众注意力和小众注意力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大众的注意无分好坏,都可以兑换巨量的权力和金钱,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面炒作之风盛行。可能大多数人都不齿“凤姐”之流,凤姐所到之处恶评不断,但是在“不齿”和“恶评”本身意味着注意力的流失,无形之中,我们已经将我们手中的社会资源拱手奉送给了”凤姐“。

IT行业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实干家,一种是演说家,前者如李彦宏,邓中翰,后者如唐骏,李开复,马云。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唯一不同的就是实干家通常是因为有了成绩而受人关注,而演说家一般是因为受人关注所以有了成绩,实干家拥有的主要是小众注意力,而演说家拥有的主要是大众注意力。

回过头来看唐骏的事情,他是一个演说家,普罗大众对他的领域欠缺了解,又怎能辨别他牛与不牛?而”加州理工“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牛校,牛校出牛人的惯常逻辑使得他更容易的获取了大众的注意力。与之相比,西太平洋大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就没有这个功效了,唐骏确实有意的略掉了西太平大学的这段学习经历,突出了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工作。至于卡拉ok计分器,配对器等等,确实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发明,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也足够”神奇“了。唐骏确实深谙注意力之道,当他拥有了大众普遍的美誉之后,他终于找到将其转化为切实资本的机会。所谓十亿元转会费加盟新华都,真的是唐骏的能力值10亿吗?不是,是他加盟新华都带来的强大的广告效应使得陈发树愿意支付这10亿元。唐骏的加盟带来了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带来了国际资本的注意,新华都由一个土财团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性的企业集团。注意力这种社会资源的的威力可见一斑。

那么方舟子又为什么会炮轰唐骏呢?问题也出在注意力上面。方舟子所打之假,有真有假,他真的是看不惯学术造假之风吗?非也,通过炮轰名人,方舟子可以借助名人的影响力迅速跻身各大报纸头条,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此所谓借鸡下蛋之道也。这场”造假门“实际上就是注意力这种不为人熟知的社会资源的争夺之战。对于这个闹剧的两位主角,很难做出一个善恶的评论,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就是,他们都只是在利用社会的规则而已。

Categories
中文

我的做人准则

有很多同学觉得我很好相处,但是也有一些同学会觉得我比较难于相处。其实,只要了解我的做人准则的话,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解。

1. 为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在数学建模,编程,商业策略这三个方面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但是我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几乎是白痴,所以当我犯低级错误的时候不要笑话我。

2. 帮助你的不一定是你的朋友,袖手旁观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敌人。

   
每一个人的路都要自己去走,只有自己磕碰过,锻炼过才能够成长。如果别人帮助你完成了全部的事情,你可能会感激他,但是这对你的长远发展不利,让你自己去
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收获会更多。毁灭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让他完全失去独立存在的能力。所以如果是我的朋友的话,请理解我有时候看到你
们碰到困难并未帮助,我可能虽未帮助但在关注,我相信大多数时候你们自己都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

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在不行了再麻烦别人
   
我总是预先假定每个人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碰到问题我首先会自己尝试解决,当我实在是没有能力解决的时候才会麻烦他人。

4. 如果你总是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那么你就叫做平庸,如果你总是和大多数人保持不一致,那么你就叫做离群。
   
“随便”,“我也一样”是我在大多数问题上的观点,但是我有我自己的原则,关键问题上我会维护自己的原则,毫不退让。

5.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给别人多了,分给自己的就少了。
   
生活大爆炸里面"Shelton"说他只能同时维持5个好友数量,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是有他的道理。如果你分给自己的朋友太多的时间,自己就没有办法专
心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不是自私,这是现实。虽然我的好友数量很多,但是能够在一段时间里面同时保持联系的数量实在有限。所以我的朋友们,如果我长期没有和
你联系并不代表你在我心里已经不重要,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我没能为你分配额外的精力。

6. 一个人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强大的内心上,而不是强大的外在上。
  
一个腰缠万贯,位高权重的人的自信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个穷困潦倒,无权无势的人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财富,荣誉堆积起来的自信都是纸糊的老虎,一戳就
破。真正的自信是对自己这个人的自信,无论处于什么逆境之中,只要生命不息,就会奋斗不止,朝着自己的目标毫不动摇的前进,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巨人。

   
7. 目标提供的精神动力是随着目标的接近而递减的,兴趣提供的精神动力是恒久不变的。
   
与其寻找一个目标,不如寻找一个兴趣。因为当一个人快要实现一个目标的时候就会自满自骄,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而兴趣总是会使你充满力量。不断追寻目标的人生是枯燥的,乏味的。不断追寻自己的兴趣的人生是有趣的,惬意的。

   
8. 人应当永远调整自己,永远不应当被周围的人调整
   
我会不断的观察周围,并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性格,甚至人生观,我的朋友们可以给我提建议。但是如果你想强迫我发生改变会引起我非常强烈的反感。

9. 鼓励对我的效用比责骂多
   
如果你希望我改进某一项工作的话最好采取鼓励加上建议的策略。责骂和批评会激起我非常非常强烈的逆反心里。

10. 共同语言很重要
   
通常我的朋友都和我有共同语言,通常和我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很难成为我的朋友。我认识很多人,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熟,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共同语言。共同语言包括三类。1.
做人准则是否相似或者相容. 2. 是否具有共同的爱好 3. 是否具有共同的生活经历。

Categories
中文

ZetaSim的源代码现在可以在网上下载了。

ZetaSim的项目地址是
http://code.google.com/p/zetasim/

对NS2仿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下。

Categories
中文

答辩

今天正在答辩,老师突然问我你知不知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呀,幸好反应快答上来了。上回在MSRA,也是我讲的唾沫横飞,老师突然问我一个端口的问题,我一下子卡壳了然后就被毙掉了。越是会讲的同学老师就越想考你的基本功,内功没练好之前千万不要乱讲话。

----
这里附一下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
拥塞(Congestion)指的是在包交换网络中由于传送的包数目太多,而存贮转发节点的资源有限而造成网络传输性能下降的情况。拥塞的一种极端情况是死锁(Deadlock),退出死锁往往需要网络复位操作。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指的是在一条通道上控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数量及速度使其不超过接收端所能承受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指接收端接收数据的速率及接收数据缓冲区的大小。通常采用停等法或滑动窗口法控制流量。 流量控制是针对端系统中资源受限而设置的;拥塞控制是针对中间节点资源受限而设置的。

Categories
中文

tips unsigned char 和 char

今天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调用一个别人的函数的时候总是会出现 segment fault错误。这个应该是下标越界的问题,但是看了半天都看不出问题在哪里。

后来发现是 在强制转换中发生的问题。原来的函数有一个参数x为int 型,有32位。这个参数在函数中被使用做过数组下标。

在我调用的时候只需要使用8位就可以了。于是我定义了
typedef char BYTE.
然后在调的时候我将BYTE参数用(int)强转为int型呢。

在gcc中 char默认为 signed char,所以强转之后的int变成了负数。造成数组下标越界错误。

将上面的BYTE的定义改为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之后就好了。 这样就可以保证为正数.

Categories
中文

zz邓桂萍: 难忘的BU生活

1986年8月的一天,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像往日一样忙碌。有三个到波士顿大学的中国学生在此中转,他们是邓桂萍、熊晓鸽、和蔡金勇。三个人刚刚熬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走在机场大厅里,四肢肌肉终于可以活动开了,感到身心舒解。但邓桂萍立刻又进入紧张状态-因为飞机晚点,她要转乘的去波士顿的那班飞机已经起飞了,她被甩在了纽约机场。望着周围忙忙碌碌的旅客,全是陌生的“洋人”,甚至连一句话都和他们讲不通,她感到自己像被抛到了外星球,紧张的心情里裹着几丝惊恐。多亏了熊晓鸽,那时他已来美一年,他怕第一次到美国的邓桂萍在纽约机场走丢,便放弃了去乘“灰狗”到波士顿的计划,陪邓桂萍在纽约机场熬一夜,等第二天飞波士顿的班机。邓桂萍和熊晓鸽刚刚在飞机上结识,没想到一下飞机,两人便要同熬一个机场之夜,人生的幸遇和尴尬发生在远离家乡的这个角落。 

到波士顿机场接邓桂萍的是BU艺术学院教授MR MILLYER,真像他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和邓桂萍说过的:“希望很快在波士顿见到你”。MR MILLYER把邓桂萍接到他家,让她寄宿在他家,邓桂萍便开始了在BU艺术学院的学习生活。课程很多:钢琴课、歌剧表演课、体型课、音乐理论课等等。由于语言障碍,学习压力相当大,邓桂萍早起晚归,笔不离手,曲不离口,背单词、念功课,埋头学习还要自己做饭,心里和脑子都被填得满满的,每天累得精疲力竭。上理论课时,好心的美国同学在课后帮她复印英文笔记,她带回家,边查字典边理解记忆。MR MILLYER和他的女友BINA对邓桂萍帮助很大,他们帮她把带回来的笔记翻译讲解,每天在饭桌上给她“上英语课”。由于邓桂萍声音的功底厚,她又唱得勤奋,声乐课分很高,以此来提高总分水平。 

半年后,邓桂萍考进了TANGLEWOOD夏季音乐节的FELLOWSHIP,她兴奋地来到麻州最西边的美景音乐镇TANGLEWOOD。TANGLEWOOD镇是波士顿交响乐团夏季演出地,本是纽约爱乐乐团始建于1934,1936年由波士顿交响乐团接任,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最著名的音乐节。音乐节每年都聘世界著名音乐家来表演,每年有三十多万音乐爱好者到这里欣赏音乐。能获资格参加如此盛大的音乐聚会的演出,对于邓桂萍来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她在TANGLEWOOD期间和另外两位女高音同住一室,每天说说笑笑,英语大大长进。每周都有音乐会,学习了很多艺术歌曲。最荣幸的是参与了和小泽征尔、LEONTIN PRICE、JERSEY NOMAN、JOHN OLIVER等国际大师的合作演出,并得到了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在波士顿SYMPYONY HALL演出的机会。那以后,邓桂萍结束了“聋哑”生活,英语和学业齐头并进。年底时她在纽约见到师妹梁宁(著名女中音,现旅居法国),老同学对邓桂萍英语进步之快感到吃惊。 

邓桂萍在BU艺术学院的指导老师是院长PHYLLIS CURTIN女士,同班同学有傅海静、高曼华、和另两个美国同学。他们是当时BU最出色的声乐学生,每当上课都会招引来过路的人停在窗外听。BU的校长JOHN SILBER 常请邓桂萍和傅海静、高曼华到他家去唱FUND RAISING演唱会,一时引起美国同学发牢骚,说老师偏心眼儿向着中国学生。 

1987年春天,邓桂萍来美九个月,何志远终于办好探亲签证,与邓桂萍重逢在波士顿,他们一起住进了著名的14 BUSSWELL ST- BU的国际留学生宿舍,结婚四年多的夫妻总算能天天生活在一起了。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不少中国同学,如:严啸、朱兵夫妇,李志坚、李莉夫妇,张云飞夫妇等。在那栋大楼里出生了很多早期来美同学们的“ABC”,邓桂萍、何志远的女儿EMILY就是其中之一。同学们虽然学业繁忙,生活拮据,但却充满人情味,周末常有PARTY,夏天到海滨游泳,在CHARLES河边野餐,打羽毛球。邓桂萍感到日子安定生活幸福,学业上也捷报频传,经常有出头露面的演唱机会。在学院组织排演的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傅海静演男主角唐璜,邓桂萍演女主角艾微拉,演出后效果轰动,得到报刊佳评,使BU艺术学院的名称大放光彩。自从有了这几位中国来的出色学生,BU来自华人的资助显著增多,著名的“蔡氏中心”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艺术学院接收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专业水平都比较高,同学们开玩笑说:“这里快变成中国音乐学院了”。那时期,邓桂萍参加不少声乐比赛,曾两次在大都会歌剧院新英格兰地区比赛中获奖。她还得到了来美后第一个正式专业工作,在KANSAS抒情歌剧院的一场歌剧中出任角色。邓桂萍开始迈向事业的成功,感受到在鲜花与喝彩声中的兴奋与满足,那是听众对她歌声的赞美,对她三年来勤奋学习的承认。 

一天晚上演出结束后,何志远把邓桂萍接回家,等女儿睡着后,何志远让邓桂萍坐下,掏出一封信递给她,说:“你千万要冷静,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先冷静”。邓桂萍觉得奇怪,因为何志远从来没这么严肃过,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信,原来里面是她父亲去世的消息。她一看日期,已经是六个月以前的事情了。何志远说,怕影响你学业,再说女儿刚出世,你的签证身份又不方便回去,所以我们商量当时先不告诉你。邓桂萍顿时泪如潮涌,悲痛得哭出了声。她悔恨自己没能回去见爸爸一面,无论学业多么成功、多么得意,可再也不能与爸爸分享,她感到那些成功都不重要了。她恨不得能立刻飞到父亲坟前,把一肚子话说给他听,但除了悲痛欲绝,她什么都没法做,什么都来不及了。她脑子里闪过在北京火车站和父亲分手时的情景,父亲注视她的目光是那么温暖慈祥。多少次,是那双目光送她离家上路:去艺校、去边疆文工团、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去美国。今后自己的人生路还长,却再也没有父亲送行的目光,亲人的生死别离竞发生得这样不可预测,这样的无情。 

据说,丧母是男儿成熟的开始,丧父是女儿成熟的开始。父亲过世使邓桂萍感到心里有了一块空缺,这块空缺很快被一种做人的责任填补了,她又成熟了一层,更加珍惜家庭生活。1988年,当她第二次参加TANGLEWOOD音乐节时,她们一家三口都去了,住在美国朋友的大房子里。每天,当她从排练厅回来,看到何志远带着自己的女儿和房东的孩子在草坪上追跑嬉戏,房东的大狗围着他们汪汪叫着撒欢,明亮的池塘里浮游着野鸭,西天上挂满霞云,邓桂萍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那是一种比鲜花喝彩更深沉实在的满足。邓桂萍开始走向成熟 - 一位成熟的演员、成熟的妻子、成熟的母亲。 

那个夏秋,邓桂萍的生活真是“硕果”累累。当她在BU艺术学院完成三年学业,得到“艺术学位”后,一天,她的指导老师PHILIS CURTIN交给她一封信。她打开信一看,是鼓励她继续留在BU深造的奖学金,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和PHILIS CURTIN(BU艺术学院院长)共同推荐的。于是邓桂萍又继续在BU歌剧中心学习。同时,ST LOUIS歌剧院聘她去参加夏季演出,时逢她母亲来美探亲,于是母女三人一同赴ST LOUIS,在那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回到BU后就参加“艺术学位”的毕业演出比赛,幸运地获得一万五千元的奖金,那笔钱在当时对于一个学艺术的学生来说,真是一笔“巨款”。接着她受聘于新英格兰歌剧院,出演《水晶鞋》中的主角。 

就在邓桂萍的生活事业一帆风顺之时,有个横祸突然飞来,险些要了她性命。一天晚上演出后她走出剧院,去乘地铁,没行出几步,便被一黑色跑车撞起老高,然后又落到地上,顿时失去知觉。醒来时见四周都是围观的人,闪光灯、救护车、警车乱成一片。她被台上担架,身体和脖子都被牢牢固定住。到了医院一检查,老天保佑,没什么大问题,只有些外伤。她赶忙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电话,她忽然想起来家里人都到地铁站去接她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不其然,出院回家的第二天她就接到一个通知,邀她到纽约去参加“试听”(AUDITION),ST LOUIS歌剧院有意聘她做独唱演员。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她立刻打点行装,让何志远把她送到火车站,然后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自己奔赴纽约。在“试听”中唱完后,主考人问她会不会唱“蝴蝶夫人”?她说只会唱其中的“咏叹调”,而且要去买谱子。主考人答应她当天下午回来试唱“蝴蝶夫人”。邓桂萍出门后就在纽约大街上寻书店,终于买到“蝴蝶夫人”的谱子,熟悉一番后,下午返回去再唱。主考人听完表示满意,建议邓桂萍回去多练多唱,等待通知。一个月后,那位主考人、指挥STEVEN LORD即将在WILMINGTON DE指挥《蝴蝶夫人》,通知邓桂萍再来“试听”唱《蝴蝶夫人》。邓桂萍赶到WILMINGTON,被那位指挥领进一个大排练厅,然后听她演唱了《蝴蝶夫人》的“入场曲”。歌声一落,指挥非常满意,起身过去握着邓桂萍的手说“YOU GOT THE JOB。CONGRADULATIONS!”邓桂萍兴奋得跳了起来,因为那是要出演《蝴蝶夫人》中的主角啊,任何一个女高音梦寐以求的角色。邓桂萍立刻回想起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CARLO BELGANZI曾对她说:“你必需要到45岁以后才可能唱《蝴蝶夫人》”,自己却几乎提前十年达到了歌剧事业上的这个高标,她怎能不兴奋异常。从此,邓桂萍以《蝴蝶夫人》主角的形象步入世界歌剧舞台。 

Categories
中文

zz中星微:技术型企业的困局 + 自己看法

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出炉。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微)董事长邓中翰以其在芯片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成功当选,并成为了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事实上,荣誉对于邓中翰及其领导的中星微而言,几成家常便饭。在通过研究出具有完全自主支持产权的数字芯片“星光一号”,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之后作 为中国自主科技创新的标杆,中星微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作为中星微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的邓中翰由此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 范”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无数,并作为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先后两次参加了“国庆大阅兵”。
从某种程度上说,邓中翰以及中星微所得的这一切似乎理所当然。短短十年,中星微通过自主创新,从无到有,目前已经获得了1800余项专利,并在中星微已经占据了全球PC图像输入领域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星微的手机多媒体芯片出货量也在一年前超过了亿枚大观。
尴尬
虽然所获荣誉无数,但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其在11月4日发布的第三季度季报显示,该季度中星微亏损了430万美元,这是中星微持续第三年 亏损。事实上,亏损对于中星微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中星微只有三年实现了盈利,分别是中星微近三年连续亏损,成立十年以来,也只 有三年实现盈利,分别为2003年的1.4万美元,2005年的500万美元和2006年的900万美元。
不可否认,中星微的持续亏损,与全球的经济环境不无关系。但这并非全部。
邓中翰创业时精心选择的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事实上对于英特尔、AMD、高通、德州仪器等传统的老牌芯片制造商而言,是一个并没有多少肥水的利基市场。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在作为高端的PC和笔记本电脑配件存在的摄像头上。而这块市场每年的规模也不过2~3亿美元。
正因为如此,即便在2003年在PC摄像头芯片市场取得了60%的垄断性市场份额,邓中翰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必须为中星微和他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具有照相和彩信功能的多媒体手机的开始普及给了邓中翰机会。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和私密性,理论上,多媒体手机市场是一个比pc摄像头大十倍都不止的蓝海。根 据IDC的数据,2004年,多媒体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占到了手机总出货量的47%,达到了3.24亿部。到今天,照相功能和彩信均已经成为了手机的标配。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当时还正处于群雄混战的状况,并没有出现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领导者。
借助于在pc多媒体芯片领域建立起来的核心技术优势,2003年,中星微很快打入了手机多媒体芯片市场。很快,波导、联想等国内主流的手机厂商以及与在 pc领域有合作的三星等先后采用中星微的多媒体处理芯片。
手机多媒体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让中星微先后在2005年和2006年实现了大幅盈利。不过,正当邓中翰想成为移动多媒体芯片老大之时,一个当时还名不见经 传的台湾企业联发科突然闯了进来。与中星微差不多,在此之前,联发科的主营业务是做pc用的CD-ROW和DVD-ROW的播放器芯片。
正是这个联发科,打乱了中星微在手机多媒体芯片领域的阵脚。与中星微提供专业化的多媒体芯片不同,联发科推出的是集成多媒体功能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即用一 个单芯片的基带芯片就将多媒体的能力整合进来,从而消除了单独的多媒体芯片存在的必要性。联发科推出的这种集成芯片,让下游的手机制造变得更加简单,只要 装上壳就成。
更要命的是,联发科的这种集成芯片还异常便宜。一个专业芯片可能卖到3块钱,而集成芯片中加一个同样功能只需要增加几毛钱的成本。据称,在深圳华强市场, 一款集成芯片的价格才不到20元。由此,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和一些层出不穷的山寨品牌一边倒地投向了联发科。2004年,联发科手机业务的营业额不过 3000万美元,2005年就变成3亿美元,2006年则达到了6亿美元之多。
联发科的爆发,对于中星微而言,简直是噩梦。用一名业内人士的话说,中星微等于拱手把整个内地市场送给了对手。在与记者沟通时,中星微方面承认,虽然手机市场已经被无限放大,到目前为止,移动数字多媒体芯片的销售额在整个中星微的销售比重仍然不大。
与此相对应,中星微的市值也开始一跌再跌,其股价也由高峰期的16.88美元一度跌至不到2美元的尴尬境地。
反思
虽有先入优势,但是中星微随后在移动多媒体领域的大幅败退还是让邓中翰一度无法释怀。邓中翰曾经多次在媒体面前诉苦说,中星微的多媒体芯片的功能和性能要远超联发科。
“多媒体要做好是很难的,所以它(联发科,笔者注)能够进入山寨机,进入不了诺基亚、三星,因为他们对照相的功能和视频功能要求很高。”邓中翰说。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联发科的芯片不足以进入主流手机厂商,所以才走了一条山寨之路。“山寨机是说我有这个视频功能、照相功能就可以了,至于你效果如何,能否打印,都不在乎,这是山寨机的一个特征,联发科的模式正好能够满足山寨的需求。”
“问题是,谁知道那家山寨机厂明天还在不在?”对于联发科模式的成功,出身海外名门的邓中翰的骨子里似乎还有着一丝的不屑。邓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联发科的山寨模式挺不了多久。
有意思的是,一年之后,邓中翰的想法似乎发生了180°的大拐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中翰坦言,作为曾经的联电集团的一份子,“在联电里面一点点发展,一点点积累,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非常了不起,是一家非常勇 敢和进取的公司”。此外,“它在技术领域里面的积累以及在这个行业上的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中星微,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对于联发科,邓中翰似乎首次报 以了足够的尊重和钦佩。
邓中翰向记者承认说,短期内,联发科的集成芯片的道路,中星微无法模仿。
邓中翰说,作为一家以代工起家的IT企业,联发科的母公司联电在在芯片制造、设计以及成本控制领域都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这为联发科的成功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相比之下,中星微的班底大多都是从硅谷回国,没有相关的经验积累,其所掌握的技术也多局限于数字多媒体领域里面的一些技术。这些背景决定了无论是拼成本, 还是做集成芯片,与联发科相比,中星微都占不到便宜。因此在邓中翰看来,中星微的产品拓展也只能“以数字多媒体为主,再向外辐射发展”。
此外,中星微的战略思维还是在向联发科靠拢。毕竟,按照Frost&Sullivan公司分析师常远翔的说法,芯片设计产业正呈现集成化、平台化的趋势。目前英特尔等巨头都在走类似路线。而中星微的情况决定了其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向集成芯片设计商靠拢。
中星微确实也在这么做。8月份,中星微一改过去和手机品牌厂商合作的惯例,宣布和联芯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中星微将提供给联芯科技包括手机电 视技术在内的全方位的移动多媒体技术和解决方案。邓中翰的意思很明显,希望借助于和联发科定位相似的联芯科技的力量部分收复中星微曾经丢掉的移动多媒体市 场。
作为TD-SCDMA移动终端中最主流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联芯科技2010年将首次推出TD-OPhone终端解决方案和和公板的消息则让邓中翰充满了期待,因为根据协议,“他们(采用联芯解决方案的品牌)每个手机都采用我们多媒体的技术。”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联芯的做法,是基于td-scdma标准的3G手机山寨化的重要信号。
除此之外,中星微还不计前嫌,与昔日的竞争对手展开了合作,在联发科的高端手机芯片解决方案中采用中星微的数字多媒体芯片。
邓中翰的想法很简单,在看不清楚3G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时候,中星微最为保险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与更多的手机芯片整体方案提供商合作,通过更多的渠道,推销中星微的数字多媒体芯片。
求变
中星微在移动多媒体芯片领域的尴尬显然让邓中翰到目前为止仍然心有余悸。痛定思痛,邓中翰认为中星微手机芯片多媒体领域没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移动多媒体芯片技术还稍显大众化,技术还不够高端,技术门槛也不够高。
“PC上的图象处理比手机要高端,因为手机速度慢,图像显示也小,要求相对比较低。”邓中翰对记者如此解释说。
相对应的是,邓中翰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中星微要利用己有的在数字多媒体领域所掌握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寻求进入更加专业和高端的应用领域。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中星微的业绩和股价一直不甚理想,但是中星微却是少有的手握重金的企业,据说其在银行的存款在1亿美元以上。经济危机的爆发,在受挫了中星微的现有业绩的同时,也让中星微有了更多的寻找新的应用领域的机会。
就这样,安防监控领域进入到了邓中翰的视野。8月28日,通过中星微收购了ASB(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ViSS监控系统业务。与一般的并购不同,中星微对ASB ViSS的并购并不涉及到厂房等硬资产,而是它的软件网络的所有技术和知识产权。
资料显示,ASB的ViSS监控系统是业界最稳定的运营商级的视频监控平台之一,其解决方案广泛适用于对城市道路、机场、商场,银行、学校等监控要求比较高的领域的集中安全监控。
邓中翰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安防是因为安防的视频监控以及整个后端的图象处理、压缩、存储、搜索、检索都是跟视频有关。
更重要的是,“安防监控这一块,它需要高端的视频处理。每个细节都要抓取,而且数据量要进行高压缩,还要有高保真效果,这两个本来就是矛盾的,所以难度比 较大。”邓中翰的潜台词是,面对如此高专业度的技术门槛,真正有能够挤进来的竞争者相比移动数字多媒体领域,显然寥寥无几。这就能有力避免中星微过去所遭 遇的“有技术、没市场”的尴尬。
当然,除了数字多媒体技术,相当的行业经验和积累也必不可少。而被并购的ASB ViSS则能够很好弥补中星微的不足。ASB ViSS作为最主流的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并不自己做芯片,而是基于现有的数字多媒体芯片来做一个视频监控的平台和网络。这恰好与中星微在数字 多媒体芯片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使得中星微的这一并购恰好整合成了一个整体的、高端的芯片技术的安放解决方案,并拥有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这在 中国的安防领域是史无前例。
安防领域的现状,也让邓中翰倍感振奋。“我们目前看到的安防的产业都是比较传统的监控,不具有大规模的网络化的能力,比如银行有银行的监控,收费站有收费 站的监控,一般来讲,图像也不是高清的。”邓中翰告诉记者,整个安防产业正在一个技术革新、改头换面的关口,而中星微此时的介入可谓恰逢其时。
更重要的是,与PC一级移动数字多媒体芯片的采购纯属商业性行为不同。安防产品大多以具有稳定的利润回报的政府采购为主。毕竟,安防监控的需求主要是地铁、铁路、电厂、加油站、高速公路等公共场所。
“中国安防领域的整体市场在今年将达到千亿元,而全球则是一个2000亿美金的巨大市场,通过这次的收购,我们有信心到2010年把中星电子的销售做到过亿美金。”邓中翰对记者说。
担忧
只要熟悉安防产业的行业性质和邓中翰及其邓中翰领导下的中星微的企业背景的人,均不会有理由怀疑中星微将会在安防领域取得成功。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界的一面旗帜,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良好而又深厚的政府关系,显然是邓中翰及其领导下的中星微的一大优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中翰并不避讳安防产业的最大需求者是公安部门。邓中翰还透露说,中星微甚至已经联合公安部联合制定制定了安防产业的国家标准。对于负 责安防业务的中星电子有限公司为何会设在天津滨海新区,而不是北京,邓中翰也大方表示,这与其是经中央提名并在天津参选的人大代表不无关系。
不过,在欣喜之于,对于中星微的未来,记者又不免担忧了起来。有消息称,中星微的安防业务刚一展开,就获得了来自政府的20套安防系统的订单,在收购 ASB ViSS之后,订单数量也一下子激增到了200套。不可否认,这与并购ASB ViSS之后,中星微在安防领域的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相关,但是商业外的因素又占了多大比例,外人无从考究。
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随着地铁、铁路等4万亿的大规模交通振兴计划的建设实施,邓中翰本人也希望中星微在内需采购及政府采购市场上能有比较满意的市场份额。
在记者看来,中星微把业务重心从高度国际化和市场化的PC及移动数字多媒体领域转向过于依赖于内需市场和政府采购的安防领域,从商业策略上可以说成功,它很有可能能让有着独特政府优势的中星微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和高额的利润。
但是从长远来看,它更应该是中星微的一次商业撤退。它退离了有着明晰的游戏规则,更加体现公平竞争意识的纯商业市场,转向了不甚透明,更加依赖于人际关系和民族意识的政府采购市场。长此以往,中星微很有可能让中星微在政府的庇护下,失去往日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并不是耸人听闻。放眼海内外,绝大多数的跨国企业,如DELL、微软、GOOGLE、INTEL等无一不是依靠成功的商业化的运作,在纯粹的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而成为世人关注和学习的标杆。
国内企业如华为、中兴等,也正是在与思科等跨国巨头的一轮又一轮的直接交锋中,逐步成为了该领域的巨头,并获得了更多的行业话语权和国际上的认可。
即便是中星微自己,能够在行业内取得相当话语权,以及保持着与政府的良好人脉,也与中星微在技术以及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息息相关。
相比之下,过于依赖于政府采购成长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并不多见。反倒是由于长期在政府庇护而丧失市场竞争力,“见光死”的案例比比皆是。而这应该成为中星微的警醒。
要命的是,与纯粹的国企所不同的是,邓中翰以及中星微之所以能够与政府维系着良好的关系,因为中星微的多媒体数字芯片技术在行业内保持着领先水平。一旦中星微失去了创新动力,在技术创新领域没能与时俱进,那么,中星微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有竞争企业才有压力,企业有压力,才能时刻想着创新,有创新企业才能发展。或许,此时的邓中翰和中星微,更应该揣摩它的真正内涵所在。
作者:黄君发

———————

我的看法

我觉得造成中星微如今困局原因有三

1. 一个企业最终要的是生存,宣扬价值观念是副产品,中翰的思维方式太理想主义了。

2. 所有背负民族品牌的企业都走不好,如金山,中星微。 振兴民族产业这个担子太重,不是一两个企业就能够解决的,过早的背上了这个包袱反而使得企业难以轻装上阵。

3. 中星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领导者邓中翰的后路太多了。古时打仗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其他的创业成功者如马云,李彦宏都是这样。如果创业失败了就一无所有,所以“逼”得他们杀出一条路来。但是邓中翰的荣誉太多了,‘全国劳模’,‘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 就算中星微盈利不好,仍不损邓中翰的名誉和经济。 这样的创业心态,很难真正的成功。

不过我还是很欣赏和佩服邓中翰的,只是觉得他不太适合创业。不得不承认,很多情况下都是穷人起来闹革命,书生辅佐的,这跟心态有关。其实只要穷人革命了之后不兔死狗烹,辅佐辅佐也未尝不可。

2010-03-09

Categories
中文

学习经验总结

   学习经验总结

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的重要性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设定合理的目标就是“预”的一部分。合理的目标在一个人的学习乃至人生中都是非常的重要的。
  
 首先,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抗挫折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许多人遇到了困难不知所措,或者就此沉沦。但是一个有了清晰目标的人
能够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化阻力为动力。打个比方来说,学习就像在充满急流险滩的大海中航行,清晰的目标就像是一座灯塔,有了这个灯塔的指引,航行的旅途就
会充满了希望,航行者也更加容易坚持到最后。
  
 同时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帮助自己集中精力。小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有个人非常的酷爱读书,不论什么样的书都不加甄别的阅读。虽然他最后读了几万本
书,但是每个领域他都是只是略懂,最终一事无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相对集中在一定的领域内,你才可能取得突出的成就。所以,一个清晰的
目标可以帮助你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应当做。就拿我自己为例来说明,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这个目标要求我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优
秀的演讲能力,较好的涵养和健康的体格。我在大学里面每做一件事情之前,我都会思考这样一件事情能不能使我离我的目标更近。参加数模使我专业能力得到提
高,在基地的演讲锻炼了我的演说能力,选修各种音乐方面的选修课提高了我的个人修为,参加锻炼也使我更少生病。但是我不会去沉溺于游戏和虚拟世界之中,因
为它对我的专业技能,演讲能力,涵养,体格都没有帮助。

如何合理的设立目标

大目标

    千万不要直接询问我你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我自己希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但是这个目标也有可能就不适合你。所以目标一定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设定。俗话
说:“人各有志”,如果一个社会上面的人的目标都是一模一样的,那是相当的恐怖的。
   
不过虽然每个人的目标都不相同,但是设定目标还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人生需要有大的目标和小的目标。大的目标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生目标。有大目标者大
成,有小目标者小成,无目标者不成。一个好的人生目标不仅可以帮助你变得更强,还可以使你的人生更加的快乐。一个合理的人生目标通常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符合自己的兴趣。
    第二,是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
    第三,高尚的,对社会有益的。
    第四,具有一定的实现性的。
    第五,相对稳定的。
  
 举我自己为例,我的人生目标是做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我本身对做应用型的研究挺感兴趣的,此外,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具有高收入,高社会美誉度的职业。我
自己在为这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只要努力学习,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实现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科技工作者。我的这个目标是在高三的时候确定
的,大学四年虽然有些调整,但是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小目标

   
另外,只有空洞的人生目标是决然不行的。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自己的小的目标。小目标首先要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是相协调的。并且小目标通常是非常具体的,比
如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来讲,“考试考到第一名”
就是一个典型的小目标。此外,一个合理的小目标都是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的,经过努力大多可以实现的,就是俗话说的
“跳一跳,够得着”。而且小目标的时效性也比较的强,通常一个小目标必须在数个月内可以完成。如果小目标设定的时间太长,往往出现开始的时候偷懒,而到后
面又完成不了的情况。
   
我在这里列一下自己大学期间的小目标:大一下:GRE考高分。大二下:数模竞赛全国赛。大三上:学习钢琴。大三上暑假:美国赛。大三下:考托福,开发网络
仿真平台,微软小学者。大四上:实验室研究,申请。这些目标里面有些实现了,有些实现的不是很好,但是总的来讲,在不断的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的,我一直在不
停的进步。
   
这里要值得提醒的时候,有的时候不要被自己设定的目标所约束。比如,你确定了GRE考高分这个目标,就每天想着这个问题,这样自己的压力会很大,而且反而
会妨碍你的复习。你只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和自己的人生目标项符合的,而自己的人生目标又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之中吧,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
差的。

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

    这个章节主要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你的学习事半功倍。但是在开始这个章节之前,我需要强调一点的就是:
虽然前面的章节多少有点空洞,大部分同学都不太爱看,并且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在短期内看不出效果,但是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本章的一些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面提高你们在学习上的表现,但是是治标不治本的。我的建议是,先确立好目标,再去看技巧性的东西。

学习的技巧

随时记录。

   
随时记录是非常的重要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部分的时候知识不会像教科书上那样分条列点的,而是及其分散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你都有可能发现有用
的知识,这个时候赶紧记录下来,以免待会忘记了。我经常会携带一个小本子。看到什么重要的东西,或者有什么新的点子就会记下来。比如我路上看到什么成语有
疑问,就会记下来。看英文书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单词很有意思,我也会在本子上面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也还相对比较可观。

及时整理。

    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周六晚上的时候都会整理这一周学到的东西。随时记录的东西有的时候会比较杂,自己也比较凌乱,不方便复习。到了周六的时候我就会买四张白纸–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各一张。然后将这一周的东西整理以下,分科目的抄录在这些纸上面。

    其他的整理还包括自己的错题本呀,文章摘录等等。但是记住至少每周整理一回。

经常复习。

   
如果自己整理好了资料不看的话就白弄了。所以资料整理完了之后记得经常性的复习。我那个时候就经常复习我整理的白纸,错题本和笔记本。我的建议是,整理的
资料的第二天复习一遍,第四天复习一遍,第八天复习一遍,第十六天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复习一篇。每次时间间隔翻倍。这样会比较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语文和英语:
   
这些都是我比较拿手的语言型的课程。对于这样的课程,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培养语感?我觉得最终要的是多读。以语文为例,你可以分析常考那种类型的文
章,然后在网上下载类似的文章(带评论的),大量阅读之后再做阅读题就会比较有感觉了。另外,多读一些范文,语文的写作能力也会大大的提高。
    英语因为并非我们的母语,所以学习起来要困难得多。英语能力通常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我觉得,他们的优先级应当为
读>写>听>说。首先要培养英文的快速阅读能力,这样你就可以在较短时间里面获得大量的英语的信息,有助于培养语感,如果是用听来培养
语感的话,速度会相对要慢一些。你可以买一些英文的小说(不要英中对照的)和英文的报纸,每天坚持看,让你一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完全沉浸在英文的阅读环境
中。过三四个月之后,你的英文阅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了。读完了之后,就要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可以每周写英文的周记,写的时候注意文笔的优美性,注意模仿
自己看过的文章。写完之后可以给别人改,找不到别人改的话可以放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再改。尽量使每一篇文章都能比较优美。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写作能力就会大
大提高了。
   
接下来就是创造英文的听说环境了。如果你的读写能力都比较强了的话,听说实际上不是太大的问题的,主要就是缺乏听说的环境。因为中国英语听说的大环境不
好,不过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小环境。平时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带着MP3听一下英文的,另外如果看到了老外,千万不要放过,一定要上去搭讪,能说多久说多久。平
时无聊的时候,可以自己为自己准备一个topic,进行演讲,可以让同学过来听你讲,然后对你的发音和语调进行评论。没人的时候也可以用英语自言自语一
下,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只有胆子大的人才能够说好英语的。

数学:
我的数学一直一般,我就不评论了。

物理,化学,生物。
  
 这些课程重在理解,里面有很多原理都很有意思的。你们可以尝试通过时间顺序来理解这些理论的发明。比如牛顿三大定理的提出的背景。他是站在哪些巨人的肩
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的。对于惯性这个现象,伽利略是怎样的观点,牛顿提出了怎样的新的观点。化学里面,关于燃烧这个现象科学家们的观点是如何发生变化
的。开始的燃素说是怎么被否定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的观点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
尝试深入下去,将会非常有意思的。生物里面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演变的情况。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是什么现象让拉马克有这个感觉的?达
尔文如何重新解释了这些现象,提出了物竞天择的理论? 门德尔怎么发现了基因的?
沃森和克里克又是如何发现了DNA的结构的。围绕着这一个话题,你就可以串起很多的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然后辅助的做一些题目,这些课程都可以学的非常的好。我已经有四年没有碰过这些课程了,但是现在仍然记得非常的清楚。

历史,地理
   
文科的课程总是需要很多的记忆,但是如果你能够让这几门课更加的有趣的话,记忆起来效果会好得多。如历史,你可以去听一听《百家讲坛》,听完之后你就会对
历史很感兴趣的。对于近代史,有条件的话你可以去参观以下博物馆。地理的话可以买一幅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贴在家里,也可以用百度地图,谷歌地图等地图服
务。比如说这次青海地震了,你可以在地图上搜索一下玉树具体在哪个地方,青海附近的地形是怎样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海这次的地震。有没有好的路径可以对玉树进行有效的救援。通过这样的学习,你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地理知识,又可以为玉树的同胞尽一份力。
   
另外,在具体记忆的时候,还有一些技巧。你可以通过年表的方式对历史进行记忆。从1840年开始,几乎每一年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将事件和对应的年份一起记
忆,效果会好很多。同时你也可以关注当年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这样世界史也学会了。
你还可以总结一下英法俄德日美对中国各有什么不平等条约,分国别记这些不平等条约也会加快记忆的速度。

政治:
   
政治这门课没什么用处。不过考试的时候还是得考好。通常政治课本上面都是分条列点的,你可以用笔将这些点画出来,然后只背这些简介。其他的枝叶部分可以到
考场上面临场发挥。中国的政治阅卷都是按点踩分,所以只要把要点答对就可以了,引申的部分并不是特别的重要的。另外一点就是多写了不扣分。所以尽可能的将
卷子写满。 不要留白。